渑池县不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其特色产品也品种繁多,在众多特产中,名气最大的当数仰韶大杏了。
仰韶大杏,河南省渑池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仰韶大杏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命名。仰韶大杏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摇晃有响声,又称“响铃杏”。仰韶大杏(仰韶黄杏),果实为椭圆形,果皮与果肉橙黄色,阳面有红晕,果形大,果肉厚,肉质细韧,纤维少,酸甜适口,芳香浓郁,汁液丰富,制成的糖水杏、杏浆等均属上品。仰韶大杏主要分布在渑池县境内的果园、天池、英豪、仰韶、段村5个乡镇,主产区在果园乡。渑池县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杏树寿命长,华北、西北各地常见百年以上大树,产量仍很高。经济寿命亦很长,在40~50年间。杏对土壤、地势的适应能力强,多种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壤土、粘土、微酸性土、碱性土上甚至在岩缝中都能生长。
1985年和1986年河南省大杏鉴评中获得金奖。1990年又获得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仰韶大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主评综述:本次联题为《仰韶大杏》。题写地方特产楹联,要突出该物产的突出特点,让读者通过简单的文字,就能记住该特产的独特之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忌讳写出来的楹联主题不鲜明、个性不突出、对特产的特性表述不准确。所谓的画虎不成反类猫,就是这种现象。遍览本次征联,绝大部分作品能紧扣主题,但有个别作品存在上述问题,没有突出仰韶大杏的鲜明特点,使得这类楹联套用在其它水果上也一样的适用,即所谓的通用联;也有个别作品存在逻辑混乱、思路不清的结构布局,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引起注意。本次征联共收到44副,其中主评1副、经比较后选出优秀作品10副,入选作品33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点评过程也许会用词不当、遣句不准,还请各位老师海涵。对于未能入选优秀的作品,难免遗珠,特此声明,敬请各位老师谅解。
主评作品
王绵民 渑池县
此乡为福地,嘉树耀光华,春到花香飘万里,夏来硕果压枝低,村富商欢喜;
该杏亦驰名,响铃称美味,北遗古木越千年,南去新园连片起,农勤业盛昌。
优秀楹联(10比)
1.张治军 渑池县
春来几阵香,香飘千里,千里悠悠,悠悠渑地锦花秀;
夏到万枝透,透遍九州,九州啧啧,啧啧仰韶红杏甜。
点评:巧用顶针修辞手法和妙用叠字是本联的突出特点。春来、夏到,作为引领,然后围绕对应的时令进行铺陈,着力描述了杏园在不同时期的动人场景。妙在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使得联句妙趣横生;悠悠、啧啧,叠字的运用,使得对句更有意境。数词虽然连续使用,却不落俗套,反而为联意增色不少,更加突出了主题。
2.王西川 湖滨区
嘉木千年植,大杏仰韶名,形如蛋,色染黄,枝头六月飞红晕,尝来软糯香,天生特产谁堪比?
果园五镇荣,珍馐中夏誉,地冠标,商趋鹜,垄畔八方聚飨宾,售去乡村富,民守金仓县籍兴。
点评:此联语言朴实,风格却很别致,而且采用三字句显得简洁明快,很有画面感。上联注重写实,选用嘉木、名、形、色、香、味等字词,对仰韶大杏的特殊性进行了具体描述,尾句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得联句更有深意。下联的荣、誉、标、商、富等字词,把仰韶大杏因其优良的品质,所获得的荣誉和因种植大杏而为地方和村民修来的致富之路,进行了具体描述,遣词造句准确生动。上下联之间是因果关系,由上联的因,才产生下联的果,使得全联结构布局十分严谨。
3.路辉 市直
渑池原特产,个大形圆,皮红肉厚,香同秦岭高三寸。
今日新地标,质臻珠玉,誉冠京华,名共仰韶久一分。
点评:该联特点是简洁明了,紧扣主题。上联重点描述仰韶大杏的特性,指出其出处、形状、质地等;下联点明了所获荣誉和久负盛名的鲜明特色。文学创作最忌讳四不像,就是你本来想要写某种事物(或事件),但是展示给读者的却是通用的文字描述。而此联,虽然没有一个杏字,单凭文字描述,你一看就知道是写仰韶大杏的,而且还非常贴切生动,可谓言简意赅主题突出。
4.赵朝荣 渑池县
阳春秀色时,黄芯玉瓣,授粉怀胎,万树纷擎祥瑞果;
芒种开园日,厚肉红皮,怡心爽口,千商涌至福熹门。
点评:本联亮点在于语言形象生动,逻辑性强。上联重点写仰韶大杏的孕育、生长过程,黄蕊玉瓣、授粉怀胎等用词贴切生动;下联落笔大杏的本质特性,厚肉红皮、怡心爽口,写出了仰韶大杏的鲜明特点。有上联的祥瑞果,自然就结出了下联的福熹门。联句虽然简单却对主题把握很准。
5.曹丛林 义马市
悦目繁花满树,坡后坡前春意闹,天上云霞,地上云霞,笑面人人灿烂;
赏心硕果压枝,村南村北夏风薰,望之幸福,食之幸福,欢声处处喧腾。
点评:本联亮点是场面描写生动传神,语言新颖别致,富有灵动性。上联悦目、闹、灿烂等词的应用,展示了春日里杏林赏春的动人场景。尤其是闹字,虽然是借用“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意,但是在这里却借用得巧妙,天上、地下,云霞、灿烂,都为联句增色。下联落笔硕果累累,对于大杏丰收时,杏民和食客的幸福心情,进行了烘托和渲染,尤其是赏心二字,十分生动。全联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既有议论,又有抒情,布局非常合理。
6.吕江枫 陕州区
天赐地标,叹满园玉碧,宛如仙女列班,枝枝挺秀,风中隐隐闻铃响;
品登鳌首,赏千树橙黄,恰似神工雕艺,颗颗光鲜,舌下悠悠迴果香。
注:1.天赐地标:仰韶大杏被列为国家地标产品。
2.闻铃响:仰韶大杏果核分离,手揺似闻铃响。
点评:此联既紧扣主题,又妙语连珠;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表述;叹、赏引领,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灵活应用,使得全联有形、有色、有味又有声。玉碧、列班、挺秀、响铃、橙黄、雕艺、光鲜这些词语连贯起来显得十分灵动;枝枝、颗颗、隐隐、悠悠,叠词的应用,又令人回味悠长。地标、鳌首之词用在此处十分准确。全联立意新颖,主题鲜明。
7.刘巷业 陕州区
香侵千岭,味醉万溪,彩色陶辉鸡蛋果;
董奉夸中,钟离羡美,响铃杏富渑池亲。
点评:此联的亮点在于口语和典故的灵活运用,为全联增添了趣意和加深了内涵。其实,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创作,古往今来,有很多的妙联趣联。此联中把河南人的口头禅“中”,巧妙地嵌入典故之中,令人读着倍感亲切。董奉是建安三神医之一,钟离是八仙之一,说杏好,不直接说,而是借用名医和神仙之口去说,用董奉夸中,汉钟离羡美侧面烘托仰韶大杏之美,这恰是本联的妙处。
8.张项学 市直
九万里霞光涂抹,形灿灿犹如鹅蛋,金色惹人,看一眼已馋心底;
六千年文化润滋,味甜甜更似蜂糖,奇香留幻,咬半圈直醉舌尖。
点评:本期联题是仰韶大杏,用有限的文字,把大杏奇异的特性描述出来,本联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非常好。上联霞光涂抹、灿灿、如鹅蛋(夸张的写法)、金色惹人,下联中润滋、甜甜、留幻等词语,都应用的十分巧妙;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句“看一眼已馋心底”“咬半圈直醉舌尖”能让读者口舌生津,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已把仰韶大杏的独特之处表现到了极致。
9.刘素丽 湖滨区
满城披玉露,似暮雪婵娟,若画疑绸,枝上绯红频语笑;
百里洒金光,如朝霞烂漫,去年今日,舌尖余味总缠绵。
点评:优雅的文字,抽象的思维,连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该联富有鲜活的灵动性。玉露、暮雪婵娟、画、绸、绯红、金光、朝霞烂漫、余味等词语,用得非常贴切;披、似、若、疑、洒、如等词语的妙用,生动传神。频笑语、总缠绵,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又为全联增添了意趣,使得联句有形、有声。文章贵在留白,吟诗作赋、填词题联莫不如此,此联就是这样,作者没有刻意地去罗列仰韶大杏的一系列的品质特征,而是通过优美的语言,让读者自己去思、去想,以此达到颂扬仰韶大杏之美的创作意图。
10.石安辉 湖滨区
仰两千年韶景雄姿,红壤育花颜,黄河浇族色,玉核悦民声,稼穑崤函,独厚豫西呈大杏;
漫八百里秦峦鼎味,风霜凝馥郁,血汗透酸甜,辛勤知爽嫩,富饶社稷,同圆海外赞中华。
点评:该联妙语连珠,虚实结合。上联写实,通过一系列的妙语铺陈,动词的巧妙应用,把仰韶大杏的历史背景、生长条件、独特的个性描述得贴切生动;下联看似写虚,其实也是以虚写实,把培育大杏的艰难历程进行了详尽描述,进而上升到民族的高度,“同圆海外赞中华”,使得全联的主题得到升华。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5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