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同题上官仪楹联赏析

 2023-10-30  阅读 0

陈绪太 湖北通山

事两朝以鉴忠肝,极位享人臣,诗成自体,政啸唐风,浪谷波峰声誉远;
凭一檄而沉冤海,豪情凝热血,胸袒文光,节生神气,莺梭燕翼墨华香。

简评:此联侧重点在写上官仪的人品、地位、际遇。上联在中间处以“诗成自体”简约精准写出“上官体”的自我风貌。下联以一檄诏书动笔,轻轻带过后极力渲染上官仪的豪情气节,使人物正面形象饱满鲜活。结句颇费心思,于“浪谷波峰”处将上官仪的声誉推上顶端,用“燕梭燕翼”预示三代“墨华香”。一“远”一“香”,把唐初著名政治家、诗人上官仪的特点高度概括。

熊 虎 湖北荆门

启一代诗风,前革齐梁,后开沈宋,绮声婉语上官体;
辅两朝皇帝,才高拜相,冤极丧生,沥胆披肝楚国公。

简评:此联上联以“上官体”为着力点,写出其开创性(启诗风)、历史承接(革齐梁、开沈宋)和语言特点(婉媚)。下联表明“辅二朝之宰相”地位,接着笔锋一转写其“含冤丧生”的悲剧,最后褒扬“楚国公”之品性。其中腰节两对四字自对句运用自然,为结句作铺垫。

庞晓洲 河南驻马店

诗创艳风,承六朝体格,启四友文章,深于肯綮,源起滥觞,因婉媚冠名秀世;
官迁相位,叹仪有仪操,而君无君道,献计祸生,蒙冤命殒,幸昭容绣像凌烟。

简评:在上联作者集中笔墨表现上官仪在文学史上的亮点——上官体。分别从上官体的特点、体格渊源和文章风格。下联从上官仪的地位下笔后用“自对”写其“仪操”与“君道”之关系,让人感到“蒙冤殒命”的真正原因。整联思路清晰,于“文学造诣”与“宦海际遇”处充分演绎铺陈,结句通过一“因”一“幸”点明上官体的“著名”与“绣像追谥”之事.?唐中宗(李显)为上官仪绣像凌烟阁,追封楚国公。


卜祥杰 辽宁阜新

以诏招荣,以诏亡身,福祸全由天子意;
因才入仕,因才传世,声名更赖上官诗。

简评:此联作者于上联从最具体表现上官仪的“诏”字切入,因为上官仪擅制诏书,也因写“诏书”(外表形式)得罪武则天。可谓荣也“诏”,败也“诏”。上联结句很有总结性味道:全由天子意。上官仪便成为牺牲品了。下联作者撷取“才”字来表现作为诗人的上官仪的才气,最后点明具有影响力的传世“上官体”,收句切题得法。此联运用“以诏、因才”规则重字来绾结两对四字句,使整联结构紧凑,意思表达收放自如。


吴金城 天津河北

成事亦成名,诗吟体创,始赢来二帝倍崇,群臣酷爱;
伴君如伴虎,言出祸随,终落得殿前宠相,刀下冤魂。

简评:上官仪作为唐初著名的诗人,其“成”事就是启开“上官体”,为一时所效仿,颇有影响力,所以令二朝帝皇倍加推崇,众臣喜爱。下联起笔从一句常言(伴君如伴虎)开始,接着用“言出祸随”自然带过,最后采用自对形式以及对比手法(殿前宠相、刀下冤魂)道出原因,回应首句。


吴立新 青海西宁

研典通论,由僧入士,草诏撰诗精案牍;
受恩拜相,废后保君,含冤获罪失门庭。

简评:此联虽无正面言及上官体,但从“草诏”和“精案”写上官仪的擅长。上联着墨写其由“僧”入“士”的人生变化及其专长。下联重点写宦海历程及遭遇。此联最大亮点在并列式的动宾结构词组的运用。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66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