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评:曹鸳姣综述:一个人的修养,主要应体现在五个方面:1、注意外表。一个人若是整日灰头土脸,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慢慢远离。人无论多少岁,都不能放弃对美的追求。2、留意言行。想要让人久处不厌,则更多地在于你的谈吐和举止。一个人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名片。3、收敛脾气。真正厉害的人懂得,多余的脾气对解决事情无益,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学会收敛脾气,才能收获福气。4、锻造品性。为人清白,处世厚道,才能行稳致远,自在无虞。5、调整心态。人有心一颗,是用来感受的。想要活得自在,就要学会调整心态。
廖永炳 河南南召
处处为他人着想之良善;
时时由自己守约之信诚。
简评:上下联各从为他人着想的良善,再写到由自己守约的信诚,从小处入笔,修养之意尽在其中。联语带几分朴拙之味,性情自见。
卫 国 河北邯郸
与人为善,涉世无争,放下便随缘,举止文明方至上;
律己以严,修身自爱,看开才是福,言谈和蔼始称高。
简评:此联带有几分禅意,从人世的不争写到到自身修养,娓娓道来。看开和放下,更含有警世人心之意。
孙芸香 辽宁朝阳
严于律己修梅品;
谦以待人养竹心。
简评:梅竹本身就是君子的象征,此处用来喻人品格,恰如其分;同时也令整联富有了几分诗意,而更耐品!
吴建伟 山东新泰
遇事莫争,恕人责己薄名利;
交朋当慎,远佞近贤明是非。
简评:上联写自身的修养,那当然很重要。下联写圈子,个人以为对于人性的修养更为重要;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结句无形中振起全联。
马永平 河北唐山
崇德感恩,律己澄怀,与人为善参真谛;
如岩上竹,似霜中菊,处世修行守本心。
简评:此联也用两种喻君子的物象入联,自含蕴藉。上联写与人为善的情怀,自当渗透于日常的点点滴滴;而下联写处事修行的态度,更贯穿于人一辈子当中。结句则点明主题,不忘始终,方得初心。
主评:吴荣照综述:修养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按照其学说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或指道家的修炼养性。亦可指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达到一定水平。或指逐渐养成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以及智力,性格,揭示作者修养的文学主题等。对联主题为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哪里,大多数联友切题到位,角度有所拓开,但较遗憾的是文字缺乏一定文采,语言偏寡淡。
魏玉秋 山东临清
秉曾参三省、杨震四知,每以前贤尊古貌;
循耕读持家、乐忧怀国,好为当代育新人。
简评:&“三省&”&“四知&”&“耕读&”&“乐忧&”典实运用恰切,把思想感情加工出自身想要表达的结果。
梅月生 湖北宜昌
多翻贤士卷,常秉玉壶心,吟唱吹弹增底色;
不以己身悲,宁随愚者困,坐行谈笑显精神。
简评:起笔便引人注目,书香扑面而来。上联 &“贤士卷&”、&“玉壶心&”以自对形式体现个人修为,下联从自身、他人可为及不可为进一步阐述观点,于生活气息中融入修养做法,具&“烟火气&”。
吕未寒 浙江永康
草堂三省觅殊常,书香终养身,技高自信延年药;
案牍无他行有底,凡事先民众,功不唐捐益寿丹。
简评:行文流畅,叙中有议。滋才培德,行事益民,结合自身实际娓娓道来。联中的 &“延年药&”、&“益寿丹&”或许有联友会问这合掌吗?判断合掌要看整句写作角度,不能剥离句意单独看词义。(因常遇到联友询问类似问题)
刘芍禳 广东广州
穷达自华,肝胆轮囷,晒腹撑船资度量;
修身崇德,与人换位,平心蹈火焠精神。
简评:晒腹:曝书之典。上下联各自以分句阐述修养立场,尔后自然而结。整体是不错的一副对联,&“晒腹撑船&”、&“平心蹈火&”和前分句内容相呼应,惟自华和轮囷的对仗小瑕,但瑕不掩瑜。
李学中 河南南阳
忠孝敦行守法,崇德能如尧典范;
仁和养正奉公,建功可效禹修为。
简评:此联遣词中正,比喻手法带入古代圣贤,有可读之处。
马继智 广西南宁
以善养人,不教礼失求诸野;
执中近道,但得薪传治大观。
简评:联语畅达,文言之味足。一善一道见精神。
米宽鲁 山东泰安
上交不谄下无渎;
人短无传己不骄。
简评:删繁就简,掷地有声。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44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