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瓦一椽一粥一饭檀那脂膏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下联: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光易度形影匪坚凡心来了圣果未圆可惊可怖可悲可怜
(江苏镇江金山寺屏门)
一条椽子。亦借指一间小屋。《魏书·任城王传》:“居无一椽之室,家闕儋石之粮。” 宋 朱熹 《次张彦辅西原之作》:“无处堪投跡,空山寄一椽。” 清 黄景仁 《夜坐示施雪帆》诗之一:“幸有一椽堪寄傲,底须狂趁六街尘。”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九八回:“属者兵连祸结,所至为墟,士持千里之粮,民失一椽之庇。”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1).梵语音译。施主。《剪灯馀话·武平灵怪灵》:“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赋咏来诸郎。” 清 黄遵宪 《樱花歌》:“繖张胡蝶衣哆囉,此呼奥姑彼檀那。” 钱仲联 注:“《翻译名义集》:‘檀那者,《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 唐 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为檀,去鉢底留那也。’《日本国志·学术志》注:‘称男子为檀那,则用梵语也。’”
(2).梵语音译。布施。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檀那衣鉢,悉力经纶,不日復之,周邦仰仁。”《翻译名义集·辨六度法》:“《法界次第》云: 秦 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中捨法,能破慳贪,是为檀那。”
(1) [fat; grease]∶油脂
(2) [wealth of the people&’s]∶人民辛勤劳动所得的财富
[pedestria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blood and sweat;sweat and toil] 血和汗,比喻辛勤的劳动
犹言不能。《宋书·沉攸之传》:“诸人咸谓吾应统之,自卜懦薄,干略不办及卿,今輒相推为统,但当相与戮力尔。”《宋书·孝义传·何子平》:“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饗白粲。”
(1) [worthy of praise]∶值得赞美
(2) [lamentable]∶令人感慨
外行领导这么大个企业,是真可惜又可叹!
(1) [period of time]∶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at the same time]∶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a little while]∶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 [one day]∶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sha5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a day;all (the) day]∶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一年的第一月。《书·泰誓序》:“一月戊午,师渡 孟津 。” 孔 传:“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与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唯 秦始皇 以父 庄襄王 名 楚 ,称 楚 曰 荆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为一月。”
(2).一个月。《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郑玄 笺:“一月之中三有胜。”《汉书·律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及见 武皇帝 试闭 左慈 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捻指之间,在家中早过了一月有餘。”
(3).第一个月。《淮南子·精神训》:“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陈陶 《种兰》诗:“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time]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1) [(of an object) form and shadow]∶物体和身影
形影不离
(2) [a person's sillouette]∶身体的影子
她的形影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世俗的情思。 唐 李逢吉 《重建石壁寺甘露坛碑》:“不严重,何以肃凡心?”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有 天台山 桃源洞 二仙子,係是紫霄玉女。只为凡心偶动,降謫尘寰。”《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你想 妙玉 也是带髮修行的。--不知他怎样凡心一动,才闹到那个分儿!” 巴金 《神--一个写给朋友的信》:“他因为凡心多,没法安静地生活下去而信教,想拿宗教来消灭凡心,而结果恐怕只会得着一场空罢。”
佛教语。犹正果。佛教修行所达到的圆满境界。《楞严经》卷一:“佛告 阿难 :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昙无竭》:“ 天竺 禪师 佛驮多罗 ,此云 觉救 ,彼方咸云已证圣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虽证圣果,终无神变,盖亦千计,不树封记。”
[terrible;horrible] 可怕的
可怖的惨祸
[deplorable;lamentable;sad] 令人伤心的
可悲的理智错乱
(1) [pitiful;pitiable]∶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meagre;miserable]∶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15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