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放下屠刀祝居士共到此林忏悔过去
下联:迷中宝筏度众生同登彼岸清净将来
(湖南长沙居士林近·罗正律)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1) [lay Buddhist]∶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hermit]∶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confess;repent;be penitent] 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佛教规定,出家人每半年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遂成为自陈己过,悔罪祈福的一种宗教形式。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决心悔改
(1) [over]
(2) 用在动词后,表示反面对着自己
他把书翻过去,看书背面的价格
(3) 用在动词后,表示失去原来正常的状态
他气得昏死过去
(4) 用在动词后,表示通过
你这么不讲面子,可太说不过去了
(5) 用在动词后,表示离开或经过所在的地方(车从我身边开了过去)
(6)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过,多与&“得&”或&“不&”连用
你怎么也凶不过去她
处于迷惑之中。《管子·势》:“战而惧险,此谓迷中。” 尹知章 注:“方战之时,惧有险碍,进退莫知其从,故曰迷中,言在迷惑之中。”
佛教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 明 孙梅锡 《琴心记·锦江晓发》:“ 恒 沙渺,彼岸平,从教宝筏济众生。”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我闻释氏妙变化,宝筏能引迷津断。”
(1) [all living creatures]∶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domestic animal] 〈方〉∶畜生
(1) [the other shore]∶另一边,对岸
大西洋彼岸
(2) [realm]∶比喻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
到达理想的彼岸
(3) [Faramita]∶佛教。认为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
(1) [clean,quiet]∶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peace and quiet]∶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clean and pure]∶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concise]∶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quiet]∶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future]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3493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