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湖北松滋黄岭有一位姓朱的教书先生,喜欢吟诗作对,他的学生也都很机敏。有一次,他带学生外出春游,来到泗水河边。绿树倒映水中,花香衬着鸟语,令人心旷神怡。朱先生一时兴起,出了一联:
树映泗潭,鱼跃枝头鸟宿水
说了一副倒影,从泗水里看见了树,又看见树上的鸟,河里的鱼游过水中树影的枝头。多美妙呀!有个叫罗超的学生,也按着老师的思路,对了下句:
浪吞山影,龙腾峰顶虎居渊
如果说,上联是亲眼所见,下联则是随意联想,其中的龙与虎,是从前面的浪与山引申想象出来的。听见学生对出这么好的下联,当老师的,有谁不感到欣慰呢?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469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