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有座小金山,原名长春岭,又称梅岭春深,为清代遗址北郊二十四景之一。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前后,为了让南巡的皇帝坐船直抵平山堂,就在瘦西湖的西北部开挖了莲花埂新河,使瘦西湖至大明寺之间形成水上通道,可一路畅通无阻。而挖河的土就堆成了一座小丘,这就是小金山的来历。小金山上一组建筑:琴室、棋室、桂园、木樨书屋、月观、梅岭春深、吹台等,不但富有层次感,还涵盖了棋琴书画,透出浓浓的文化意味。
在小金山梅岭春深的南麓,院南小屋面阔三楹,北墙有小门,额ldquo;琴室rdquo;,其内壁上嵌有音石一块,敲之有琴音,故名。室内有近代篆书名家谭大经题ldquo;琴室rdquo;橫匾,跋文则为包契常所书:ldquo;沈约《宋书? 徐湛之传略》云,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吴园次考其遗址,即是此山。今补署斯额,虽非徐氏之旧,聊存四景之故实云尔。rdquo;
琴室背依绿岭,门对清流,南门堂前廊柱上有对联:
一水回环杨柳外;
画船来往藕花天。
《扬州画舫录》说是丁祖汾题琴室,但作者资料阙如,详情尚不清楚。
今日此联为扬州书法家魏之祯新写,并且交代:ldquo;琴室旧有此联,久佚。今补书之。rdquo;落款为ldquo;戊午大寒,魏之祯时客扬州。rdquo;
上联侧重写柳,展示琴室周围环境的优美:一丝杨柳,三分春色。如果借用现代作家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的描写来诠释,可谓恰到好处: ldquo;瘦西湖的好处,全在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秋柳影下,有红蓼青萍,散浮在水面,扁舟擦过,还听得见水草的鸣声,似在暗泣。rdquo; 瘦西湖河堤上遍植的柳树,高柳侵云,长条拂水,柔情万千,别饶风姿,为园林生色不少。
下联重在写荷花,也是动静结合。不从琴室静观瘦西湖,而是目光随着画舫游走,穿过藕花深处,烘染出了 一幅诗意图景。
此联文字明白晓畅,画面清新,描绘了小金山琴室的滨湖景色。此联明是写景,实是道琴,感觉美妙的音乐从琴弦上绵延不绝地流淌出来。联中虽无一字提及ldquo;琴rdquo;,却全在ldquo;无弦一弄中rdquo;。因此这一幅画堪称有声有色,既有画面感,又有音乐性,是楹联中的精品之作。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212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工作时间: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9090917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