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趣说“三教”楹联对句

 2023-11-04  阅读 0

趣说“三教”楹联对句

胡吉祥
2022年8月,友人胡军民告诉我一个出句:“想忠恕、思感应、念慈悲,三教同心。”据说这是康熙皇帝出的下联,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上联,请我试对。看到出句,深感应对难度很大。思考数日,得一对句。今不计工拙,公诸同好,以求抛砖引玉。我的对句是:“潜渭滨、浮江湖、济沧海,智人乐水”。
出句“忠恕”指儒教,“感应”指道教,“慈悲”指佛教。这些字的下边都是心字(“应”的繁体字下边也是心字),故称三教同心。“忠恕”出自孔子《论语》。忠恕之道是儒家“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忠恕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感应”是道家理念。《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慈悲”来自佛经,佛教由印度传来,在汉化过程中吸收儒道思想,强调悲天悯人,普度众生。观音菩萨被称为大慈大悲,慈是给人快乐,悲是解人痛苦。整个出句体现了三教有別又合而为一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我的对句(上联)前九个字都用偏旁为三点水的字,从智者乐水的角度,赞扬历史上具有高度智慧的名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出于《论语·子罕》。从字面上看,是说有德行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喜爱水。实际上此二句互文见义:仁爱而有智慧的人,从自然山水中看到自己的天性和追求,乃至看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见山水而心悦。
“潜渭滨”说的是姜子牙隐居渭滨,直钩垂钓,周文王打猎时和他相遇,看出他是具有文韬武略能统筹全局的人,即拜为国师,继而升为国相。后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实现建功立业的愿望。“江湖”,在中华文化中有多重引申含义。其本意是指江河湖泊,后来衍生出“天下”的意思,逐渐引申为远离朝廷或统治阶层的民间。如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兴越灭吴之后,功成身退,“乃乘扁舟,泛江湖”,即出三江入五湖,寄情山水间。有时也指远离官府的地方,如“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济沧海”引自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的《行路难》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格调高昂,气势豪迈。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
纵观历史上有德行有智慧的贤者,无论是垂钓渭滨的姜子牙,归隐江湖的范蠡,立志济沧海的李太白,堪称“智人乐水”,这就是对句要表达的思想。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1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