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百科正文

对联新辞格(1)

 2023-11-04  阅读 0

对联新辞格(1)

王国仲 山东威海

会意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人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我国各地进行狂轰滥炸的野蛮罪行,于1941年春节贴出了这样一副对联:

感时□溅泪

恨别□惊心

这幅对联是引用杜甫《春望》诗中的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只是每句的中间一字却空着。为什么?原来作者的用心良苦:杜甫当年逃避“安史之乱”,到处犹能看到花鸟,而现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结果,连“花”、“鸟”也看不到了,所以空着!作者既表达了哀国难的无限沉痛心情,同时也在唤起民众奋勇抗日,含义可谓深刻。然而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呢?按照传统的说法,这是一幅“缺如”的对联。我们则称它为修辞上的“会意”格。缺如,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一种肤浅的说明;会意,则从解码和美学的角度给以规律性的阐释。“花”、“鸟”为什么空着,结合文化历史知识和当时的社会情境,即可豁然领悟。所以会意被定义为:“从字面的意思通过揣摩、联想、推断等思维过程,即多渠道地辗转去领会字里行间所隐含的真意,且字字都有着落,没有虚文。”

如果说这种“开天窗”的形式作为辞格还不够典型,那么请看窃国大盗袁世凯死时,四川有位资望很高的学者写的这样一副奇妙的挽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随笔》1988年第6期)

一副对联,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这副挽联的上联为五字,下联却有六字。有人不解,问学者道:“‘袁世凯’三个字,怎么对得起‘中国人民’四个字呢?”这位学者笑着回答:“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既然他对不起中国人民,我这对联也只能这么写呀!”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千古”和“万岁”相对,而“袁世凯”却对不起“中国人民”,因为少了一个字。这个“对不起”并没有出现,需要细细揣摩、联想、推断,这就是会意。这副对联的思想内容健康,表现手法独特,且具有审美价值,绝非一般的文字游戏可比,无疑是一种修辞手法。但用现有的辞格来套,哪一格都套不上,除了再立一个新格,别无他法。

野凫眠岸有闲意,

老树著花无丑枝。

陈耳东教授致余书,录梅苑凌诗二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谓上句暗覆一逸字,下句暗覆一梅字。(郑逸梅《艺术散叶》)

“暗覆”即隐伏之意。上例均寓“真意”于模糊,非慧眼莫能识,须会意方能领悟。类似的例子还有: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有人评一试帖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句是不解作何语,下句是愈说愈远了。”(汪康年《庄谐选录》卷四)

钱钟书说,这是“以景物喻文境”。但须会意方得其妙。

旧社会时,有人在家门口写上这样的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黄民裕《辞格汇编》第148页)

把联语和横批结合起来通过谐音就可以会意为“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这便是这副联语的真意所在。这一例也被《辞格汇编》误认为藏词。果真是藏词,那么联语的真实意思只能是“一十东西”谐音则为“一(衣)十(食)东西”,此外就不应该也不能再“替代”什么别的词语了。

凝粹(隐型)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这是著名作家冰心老人客室里挂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饱含人生哲理,深谙辩证法之精义。

话语经过高度的凝炼、概括,并给以反常的组合形式,内涵深邃,初看难解,思之精粹,这种修辞手法叫“凝粹”,又名“隽语”。它以载体小而信息量大见长。

凝粹就其赖以凝炼、概括的具体内容之隐现,可以分为隐型和显型两种。

凝粹,跟《修辞学发凡》中的“警策”格(有的修辞书上叫“精警”、“妙语”)有类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

润色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这是一个贪赃枉法、搜括民财的县官贴在门口的一副对联。过了几天,被人在上联和下联之下各加上三句,变成:

爱民若子——牛羊父母,仓廪父母,供为子职而已矣?

执法如山——宝藏兴焉,货殖兴焉,是岂山之性也哉?

这副对联,也有这样添加词句的,且作为又一种“版本”吧: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添加词句之后,意思和原来的正好相反,讽刺的意味极强。

润色,对一个语句增减字词或笔画,或改变句读,以收到和原来的语句大异其趣的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润色”。

润色并非都是文字游戏。

洪承畴(明末降清的大臣)做了清朝大臣后,贴出一副向满清主子送秋波表媚态的春联:

君恩四海

臣节如山

人们对这个大汉奸早已嗤之以鼻,有人立即为它在上下联各增一字:

君恩四海矣!

臣节如山乎?

(杨苍舒、汪舒福《对联修辞学》)

一字之增,这副对联的“君”之所指,由原来的满清主子一变而成了明王朝了。讽刺的意味极浓,匕首投枪,岂能视同文字游戏!

列锦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运用列锦而被传诵至今的名篇之一。前三句由具有关键性的九个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可以说是一个镜头,这几个镜头又组成了一幅浑然一体的画面。画面中的每一景物,都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淡淡衫儿淡淡罗”(李煜语),并不眩人耳目。但是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并将读者带进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它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文学中的一切景语都是情语,因此,与其说列锦适用于写景,不如说适用于抒情。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昆明黑龙潭对联)

上联是黑龙潭的主景,下联写自然风光。黑龙潭泉壑幽邃,古木参天,修竹茂林,潭深水碧,一年四季云蒸霞蔚,烟雨苍茫。两句列锦,把那里的山景雨景、云景雾景描绘得多么富有诗意,令人向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是众所公认的“互文”,这是从意义上来“定性”的。如果就形式上来看,它又是不折不扣的列锦。这一点,似乎还不曾引起注意,大概是因为列锦式的互文极其罕见,容易被人忽略。当然,这跟列锦作为一个辞格一直未被拈出并精确地作出阐述也不无关系。

列锦,把具有关键性的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词组,组合成一种多列项的特殊的非主谓句,用来写景抒情,叙事述怀,这种修辞手法叫“列锦”。简而言之,列锦就是所欲表达的语意中的关键词的连缀。

列锦既可以描写,可以叙述,当然也可以融描写和叙述于一体。

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1989年对联台历》)

全平全仄联。此联相传明代英宗时状元、苏州人施槃幼年时所对,下言原为当时一武官所出,施对者为上言云。武人生涯不离弓箭,故见弦月即联想及弓;蜀锦,汉、唐以来即为名产,东、西两川均出锦,故对仗天然。朝霞对新月,东、西对上、下,均稳。新月上弦,残月下弦,新、残与上、下相应;朝霞在东,暮霞在西,朝、暮与东、西相对,并皆工巧,词亦雅健。

本文链接:http://www.51sang.com/duilian/171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 “对联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标签:
对联网
对联大全网专门分享经典对联知识,内容包括春联、对对联、春节对联、节日对联、 结婚对联、乔迁对联、挽联、行业对联、名胜古迹对联、对联横批等对联知识,为大家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平台。
对联资讯
对联大全
对联知识
对联故事
谐趣对联
对联故事
copyright © 2023 对联大全 网站地图
京ICP备13028492号